膠粉復合瀝青去味劑(去味劑)
一、產品背景
石油瀝青、天然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膠粉改性瀝青等瀝青類材料的生產或使用過程中常常需要加熱步驟,而瀝青材料在160℃ 以上高溫條件下會揮發含有硫化氫為主、有機氣體污染物(VOCs)及其它氣體污染物的瀝青煙氣。據美國NIOSH報道,瀝青煙氣污染物不僅會危害大氣環境,還會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皮膚、肝腎等器官,并且高濃度下具有致癌性,嚴重威脅施工人員和周圍居民的健康。根據生態環保部提供的2018年統計數據:因大氣污染問題而被群眾投訴舉報的工程項目所占的比例**達48%,且其中超過15%的案例后續受到了停工停產的處罰,這無疑會嚴重影響工程進度。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瀝青路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據相關統計數據:截止2018年底全國公路網規模達到484.65***,瀝青材料年消耗量超過5000萬噸,居世界**位。但瀝青在生產與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惡臭氣體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普遍帶有難聞的刺性氣味,其不僅對施工工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 害,還對施工周圍群眾生活產生了影響。惡臭氣體不僅會使人煩躁不安,工作效率減低,判斷力和記憶力下降,還會對人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目前國內外已有多項相關研究報道從事攤鋪瀝青材料的工人在操作時出現了氧化應激反應。
二、瀝青煙氣惡臭污染背景
據全國環保舉報管理平臺統計:2017年全國惡臭/異味投訴占所有環境問題投訴的17.5%, 2018年1~8月惡臭/異味投訴占所有環境問題投訴的比例為22.2%,僅次于噪聲,居**位。某些石化、化工產業集中的地區,甚至90%的環境投訴都來自惡臭問題,惡臭異味擾民問題已成為環保督察的重點內容之一。在這些舉報中有超過15%的案例后續受到了停工停產的處罰,這無疑會嚴重影響工程進度, 帶來實際損失。硫化氫對人體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瀝青材料施工環境引起鼻子、支氣管不適癥狀頻率**。已經有相關研究報道從事攤鋪瀝青材料的工人在操作時,身體常有氧化應激反應。當人處于的工作環境中硫化氫濃度在1000ppm以上時,身體會很快出現中毒反應嚴重時會**。除了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外,硫化氫還會對運輸儲藏容器產生極強的腐蝕危害。VOCs被認為是PM2.5的重要前體物,形成臭氧及光化學煙霧,VOCs中的多環芳烴(PAHs)對人體具有強烈的致突變、致癌和致畸形等“三致”作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經調研認定從事瀝青作業人員患癌幾率較高,并在1987年把瀝青煙列為人類可疑致癌物。
道乾牌瀝青橡膠粉去味技術作為新興的綠色清潔技術,對提升工程項目環保水平、保障瀝青路面建施工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瀝青橡膠去味劑添加量僅為瀝青用量的0.06%,因此對瀝青性能產生影響極小。環保去味瀝青的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粘度、離析性能與普通瀝青保持一致。環保去味瀝青混合料的動穩定度、殘留穩定度比、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性能也與普通瀝青混合料保持一致。環保去味瀝青煙氣中硫化氫、VOCs、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均滿足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標準要求,且使用后未對瀝青本身性能產生任何影響。經過**檢測機構譜(PONY)的檢測,證明EO基本不含18種致癌多環芳烴、不含苯系物、不含硫系物、不含重金屬,完全符合環保標準。臭氣濃度可以代表人感官程度上的惡臭程度。
三、使用方法:
1. 基質瀝青供應商客戶:在瀝青儲罐出口處加裝一套精準調控添加量的加注裝置,加注的同時使基質瀝青與去味劑產品均勻混合,使原本出貨普通基質瀝青變為環保減排去味基質瀝青。
2. 改性瀝青供應商客戶:先加入到基質瀝青中再按正常工藝生產,或者與膠粉、SBS、其它改性劑一同加入,再按正常工藝生產。添加量:推薦使用量為瀝青用量的0.06%,使用方法:直接加入瀝青中攪拌1h以上,可先加入到基質瀝青中,然后按正常工藝生產, 或者和膠粉/SBS同時加入。
3. 拌合站客戶:在瀝青儲罐中使用加料斗裝置添加瀝青橡膠去味劑,使用儲罐自帶攪拌裝置攪拌即可,攪拌時間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一般在2小時左右; 對沒有攪拌裝置的儲罐,可以額外加裝一套槳葉攪拌裝置或者利用儲存罐自循環裝置進行混合,自循環2-5遍即可混合均勻。
4. 對于新建超薄罩面道路及道路養護工程中的熱拌瀝青材料可按照拌和站添加方式使用。
5. 本公司可提供加注瀝青橡膠去味劑的技術服務。
道路性能:添加道乾牌瀝青橡膠粉去味劑的環保型瀝青/混合料與常規瀝青/混合料各項指標均一致。
四、應用領域:
1. 公路、城鎮道路的鋪面瀝青材料;
2. 建筑類防水瀝青材料;
3. 石油瀝青、改性瀝青、瀝青類防水產品等材料的生產企業以及瀝青混合料拌和站;
4. 其它對瀝青煙氣排放有特殊要求的領域。
① 鄰近小區、商場、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人口密集的市政瀝青路面施工。
② 隧道、下立交、車庫等通風不良或相對密閉空間的瀝青路面施工
五、道乾牌瀝青橡膠粉去味劑減排技術要求
表1 瀝青煙氣臭氣濃度技術要求
排放方式 | 測試點 | 臭氣度要求(mg/m3)≥ | 嗅覺感受 | ||
A | B | C | |||
無組織排放 | 施工現場周邊環境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基本沒有氣味 |
無組織排放 | 拌合站周邊環境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基本沒有氣味 |
有組織排放 | 拌合站煙道、煙囪及排氣筒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輕微臭味 |
注:A類為道路石油瀝青,B類為膠粉改性瀝青,C類為聚合物改性瀝青
表 2 瀝青煙氣硫化氫污染物濃度技術要求
排放方式 | 測試點 | 技術要求(mg/m3)≥ | ||
A | B | C | ||
無組織排放 | 施工現場周邊環境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無組織排放 | 拌合站周邊環境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有組織排放 | 拌合站煙道、煙囪及排氣筒 | 減排40% | 減排50% | 減排40% |
注:A類為道路石油瀝青,B類為膠粉改性瀝青,C類為聚合物改性瀝青
表 3 瀝青煙氣VOCs污染物濃度技術要求
排放方式 | 測試點 | 技術要求(mg/m3)≥ | ||
A | B | C | ||
無組織排放 | 施工現場周邊環境 | 減排20% | 減排30% | 減排20% |
無組織排放 | 拌合站周邊環境 | 減排20% | 減排30% | 減排20% |
有組織排放 | 拌合站煙道、煙囪及排氣筒 | 減排20% | 減排30% | 減排20% |
注:A類為道路石油瀝青,B類為膠粉改性瀝青,C類為聚合物改性瀝青
表 4 瀝青煙氣二氧化硫污染物濃度技術要求
排放方式 | 測試點 | 技術要求(mg/m3)≥ | ||
A | B | C | ||
無組織排放 | 施工現場周邊環境 | 減排30% | 減排40% | 減排30% |
無組織排放 | 拌合站周邊環境 | 減排30% | 減排40% | 減排30% |
有組織排放 | 拌合站煙道、煙囪及排氣筒 | 減排30% | 減排40% | 減排30% |
注:A類為道路石油瀝青,B類為膠粉改性瀝青,C類為聚合物改性瀝青